在职场上,很多人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时,茫然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清楚知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所要遵守的准则,从而让规划合理可行,符合自身实际。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该遵守如下准则: 一、择己所[详细阅读]
接到面试电话,兴高采烈去面试,最后却垂头丧气出来。不用等通知,你就知道自己没戏了。面试中HR又问到了那些让人语塞的问题,答不好,答不出,自然只能出局。 1、上一份工作为什么离职? 面试开始,HR的[详细阅读]
35岁是青春的后期,35岁以后是收获的季节,如果你没有资格说这句话,你将会憎恨自己。所以在35岁以前,在烂漫蓬勃的青春年华里,你最好把下面十件事做好: No.1 学会本行业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并有所发展[详细阅读]
工作一年了,往往会产生许多迷茫:我在做什么?每天重复性工作是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我的公司能提供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吗?我是否需要寻找新机会?当你面对这些问题时,你就进入了职场一年之痒的困惑期[详细阅读]
在“90后”迎来他们的“职场元年”的同时,有一批“70后”和“80后”职场人也悄然度过他们的而立之年。他们对目前所在岗位的薪酬期望以及晋升机会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一些人会因为达不到个人的期盼而跳槽[详细阅读]
能引发关注的经验型自我评价 绝大多数的求职者都会将简历中的自我评价与生活中的自我评价混淆,罗列出诸如“性格随和,团结互助,能吃苦”一类非常生活化的自我总结,如果HR在工作时间之外与你结识,这样的自我评价[详细阅读]
求职信不是coverletter(附信),而是自我表白,归根结底是为了突出求职者对某一企业及某一职位的极大热忱。写作求职信时,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一、不宜太长 哈佛人力资源研究所在1992年就有一[详细阅读]
1.逻辑要清晰 COVERLETTER最忌讳散乱,因此在动笔前,写下最主要的几点,用逻辑化的顺序连接起来。一般的格式是: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这家企业,为什么你是合适人选,然后就是怎么联系。这三样东西[详细阅读]
误区一,片面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就是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于第一印象,从而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有心理学家认为,招聘者通常在与应聘者见面30秒之内就已经做出了取舍的决定,而在以后的面试时间内只不[详细阅读]
1、工作经验:非常重要 是否有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判断是否能很好的适应大公司的一些制度及工作方式; 是否稳定:看在一家公司的最长的工作时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经历 技术能力:是否有和公司目前用到的技[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