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个人登录
  • 企业登录
  • 院校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登 录 立即注册立即注册立即注册

为应届生/求职者提供更多职业选择

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为各大院校提供学生就业的渠道

企业入驻院校入驻 全国服务热线:010-80788512

陕西

 我的位置:首 页 > 就业指导 >  职场资讯 >发布新职位

专家详解难就业成因

2013-06-06来源:点击量:601

   多方因素致“史上最难就业”  从数据上看,今年我省大学生就业压力确实大,就业形势也严峻复杂。是什么因素造成“史上最难就业”的呢?郝军表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城镇就业总量有2500万

   多方因素致“史上最难就业”

  从数据上看,今年我省大学生就业压力确实大,就业形势也严峻复杂。是什么因素造成“史上最难就业”的呢?郝军表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城镇就业总量有2500万人,缺口1300多万。从我省来看,大中专毕业生有40来万,城镇需就业人员60万,随着一些企业招聘岗位减少,就业压力就增大。“就业岗位的增加,主要靠经济的拉动。如果经济放缓,岗位数自然会相应减少。”郝军说。
  另外有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我省工科毕业生减少,文科毕业生增多,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工科毕业生需求更多,对专业匹配度要求更高,工科生相对更好找到合适的岗位。“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需要一个调整、转变过程,市场对高校也有个适应、反馈过程,因此部分专业毕业生在当前阶段较难就业。此外,一些学生自身素质也没达到用人单位要求,无法顺利就业。”郝军说。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多毕业生不愿到基层一线去,不愿到山区地方就业。基层一线用人数最多,但是毕业生都不大愿意去,求职方向也集中在沿海地区,造成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剧就业难题。”郝军表示。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其实就业难更多表现在结构性失衡上,供需不平衡是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广大毕业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求职期望值。”郝军告诉记者。
  事实上,即使是在“史上最难就业季”,仍然有众多企业招不到人,这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来。从去年11月到现在,我省已举办了69场各类招聘会,15000多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29.9万个岗位。这些来招聘的企业不少是空手而归。在5月底举行的一场交通运输行业专场招聘会上,山区一家路桥企业要招3个一线施工人员,尽管待遇不差,感兴趣者寥寥无几,整场招聘会下来也就收到两份简历。
  一位目前仍在找工作的同学告诉记者,读了十几年的书,花了那么多钱,如果只是去工地当搬运工,那不是白读大学了,肯定想找一个比较过得去的工作。这代表了不少求职者的心态,一些人非公家单位不进、非管理岗位不要、非沿海城市不待,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就业。
  对此,郝军也提醒说,毕业生要认清形势,适应现实要求,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学生、家长有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都能理解,但是当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现实差距过大时,就要进行合理调整,使之与现实相吻合,符合就业岗位需求。”郝军认为,大学生到一线岗位去锻炼并没什么不好,很多人也都是从基层岗位做起。
  “有新闻报道说大学生毕业回乡养猪、卖烧饼,形成规模,并带动其他人致富,这也是种就业,而且还是高质量就业。”郝军如是表示。
  如何高质量就业:先充分就业
  对广大毕业生和家长来说,不仅仅是简单就业问题,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
  “首先要充分就业,只有先就业才能谈到高质量就业。”郝军认为,这二者并不矛盾。“当自己满意的岗位未出现时,先就业,或者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先就业,完成自身积累后,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后,才能更有竞争力。
  其实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总是希望招来的人员能马上使用,不用花费精力去培养,而在实际招聘中,不少企业发现并非如此,一些大学生眼高手低,连一些基本的操作都不会,甚至和人相处都成问题。
  “不管怎么样,大学生都要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专业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学会与人打交道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尽快走上工作岗位,获得企业信任。”郝军说。

上一篇:拓宽渠道让更多毕业生离校前实现就业

上一篇:个别校为提高就业签约率奇招尽出

陕西缘点广告有限公司 陕西科尼乐重工有限公司 陕西宏源恒信投资有限公司